标题定为自学者,因为它是导火索,但文章不是一天建成的,写着写着它就“胖”了,老少皆宜了~哈。下面正文:
如饥似渴
这听起来是一种行为表现,但这种行为恰恰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欲望,有了这个作为基础,还有什么是积累不了,什么是接触不到的呢?都只是时间问题。简单用两个字形容就是:热爱。
当然,不是每个人都很肯定的说,现在做的或者现在学的就是喜欢的,我问过很多朋友,要么是想不出来自己喜欢什么,要么是喜欢的太多了,不知道该干什么,索性就尚未做出选择,一直在徘徊、犹豫,然后显得做哪个都没有很强的激情和干劲儿。所以,这里就多啰嗦几句来说说我是怎么做的选择。
我是个爱好挺多的人,稍微列出来几个:文字、音乐、运动。曾想成为作家,曾想学吉他、钢琴,还定下了30岁成为亚洲顶级歌手的目标,还曾想成为运动员(体操、乒乓球、短跑等)。可是,我并不能兼顾这所有,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爱因斯坦、达芬奇、牛顿那样有着开挂的人生。然后怎么办呢?说直接一点,哪些东西作为谋生的职业,哪些作为平时的爱好偶尔为之或者关注,作为生活的调味剂。这个要分清,不是喜欢什么就全都要做出什么成就。
我的选择标准是,结合喜欢的事情和自身具备的一些素质和天分,来进行判断。
文字,我只是喜欢某些时候蹦出来些许灵感,然后很享受的挥洒出来,散文、杂文、诗歌、随笔等。用来表达情感,抒发感受,小小的感动一下自己,或者装一下文艺青年~
音乐,我喜欢听好听的音乐,也喜欢哼唱,也表演过多次,但是,我不是一个很擅长唱歌的人,嗓子条件不算好,乐器都不会,对那些音准和五线谱什么的,也不感冒,然后,颜值也是硬伤(这个不谈~)
运动员,我喜欢运动,很多,各种球,田径、体操、游泳等,有些是自己做,有些只是关注,所以,不如直接说我是喜欢运动之美,体操没条件练,俯卧撑、单双杠都玩儿过,运动能让自己保持健康,健美,饱满精神劲儿。and so what?同样没有什么好的天赋,跑、跳、身高、柔韧性…一个出类拔萃的都没有,那些有点天赋的都会练几年因为某种原因就放弃了,我就更不用说,所以…
上面这几个,很显然,它们不具备被我选作职业的条件,我不会被迫去做一件不能有持续高质产出的事情,也不会做明知不擅长、不会有什么成绩的事。每个人这么多年了,这些基本的都能判断出来,所以,你找到自己所爱并适合作为职业的东西,应该也不难。主要的作为职业,其他的作为业余爱好,不仅能让人觉得你某方面比较强,很专业,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能一起相互交流、开开玩笑吹吹牛皮的人,何乐而不为?~
顺藤摸瓜
何为藤,何为瓜?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,打开网页,到处是藤——link(链接),群里,社区站点里,通常由一个链接可以到一个资源集中营,你可能遇到别的文章,也可能找到更多的站点,或者把那篇文章所在的站点收藏起来,这些就是瓜。通过顺藤摸瓜,你能找到很多意向不到的好东西。不要小看这个能力,很多东西都是微妙的,说不定哪个瓜能给你带来启发,能让你重新认识一样事物,甚至让你结识到新朋友,这都是有可能的。
农夫拾粪
这个词,最开始是看有些书上面学霸介绍的学习积累的方法,特别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、词汇,因为,它们就像是散落人间的精灵一样,需要我们悉心收集才能逐渐的丰富起来。走出校园,进入职场了也是一样,或许没人能给你讲课,也没人能专门抽出时间给你指导,但总会不经意间给你一些指点。我们在读文章或者看书的时候也一样,一篇文和一本书,能够让你觉得受用的东西可能是有限的,但那有限的一点,收起来,放到自己的储备库里,就是一笔小财富。农夫拾粪,意指,不带有太多挑剔的眼光,也不去无视小的不起眼的,但有用的东西,这样慢慢积累,就能汇集很多好东西到自己的仓库里。
归纳整理
说实话这个道理我读高中的时候就有了比较痛的领悟,为了复习,为了备考,我们必须买一些教材之外的,辅助复习和练习的资料,这种资料又是玲琅满目的,随便走进一家学校附近的书店,大的小的,薄的厚的,红的绿的,那个全面,这个系统,还有模拟、押题,我们不会个个都买回去看,精力和财力都不允许,那有没有一样东西或者一本书,能把所有想要的都整理到一起呢?有,那得自己写~开个玩笑。不存在,所以,怎么办呢?需要我们自己去“随时随地”的细心组织整理,管理,这样才有可能。
或许有人要说了,这是你在上学的时候,学科知识,门类什么的太多了,大多也没有条件和时间上网,现在有什么不懂的,找度娘或者谷歌不就行了?
是的,我觉得这个世界上,最伟大的“发明”之一就是搜索引擎,可是,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给自己收集的东西做个搜索不太现实,但最起码我们可以做的是什么呢?——把它们归类整理,分类的过程,同时也是我们梳理自己知识结构,对它们重新认识和理解的机会,而且分类之后,我们就可以缩小每次找的范围,或者借助某些工具,也是可以搜索,这样利于收集也利于查找,方便又提高效率,同时我们主动整理的,结构更清晰的东西也便于自己的记忆,好处多多。
勤、勤、勤
勤于实践
动手实践,是让自己印象最深刻,最快看到实际效果,也是最能直接发现问题的方式。大家一直说理论结合实践,看花容易,绣花难。没有实践,就没有最佳实践;没有碰到过问题的人,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实践的同时,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诸多不足,然后去学习新的理论。最适合你的学习路线,其实就是这么来的,而不是在什么网站、文章里直接拿来给自己定规划。同时,实践不止是我们学习掌握一门技能的捷径,也是我们解决其他问题的上乘之法,行不行,对不对,好不好,在没有太多经验之前,just do it!~
勤于思考
实践是我们把理论转化成实际的第一步,我们能看到自己动手做一个东西是什么样了,但做得肯定不够好,勤于思考,犯过的错不再犯,所谓吃一堑长一智。不仅是技术,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一时的不妥的想法和做法,我们会做错事,会受挫,会被指责,会面临失败,然后我们会困惑,会否定自己的一些想法,进而对自己的做法加以改进,这些都是有益的。当然,思考不是答案,我们可能因为思考更加困惑,更加郁闷,思考是过程,在探寻的路上不断思考,总能慢慢的拨开迷雾。
勤于总结
有了实践,有了思考,做到这两点就已经能够让我们积累到很多经验。但是还不够,还缺少一个我们能够把它们集中在一起的地方,不仅外界的事物是零散的,我们存储在大脑或者代码里面的那些tips也是零散的,总结出来是我们对以前做过的项目,写过的代码,记住的知识,进行一次重新的认识和理解,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甚至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有在意过的点,当它们逐渐清晰的时候,我们也能更清楚的看到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,或许有新的顿悟和创造,就更上一层楼了。
记录分享
上面所说的,是从自身去看学习,那么分享是什么呢?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分享是相互的,我们向别人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,让一部分人(可能比我们理解的深,掌握的更好)给我们指出不足,也能让另一部分人(刚接触或者还没接触)概览一下它是什么,能做什么,有什么诱人之处。助人为乐,同时,可能他有别的好东西也会告诉我们呢?正所谓,互相帮助,互为肩膀!
虚心、初心
我们常说不忘初心,你的初心是什么呢?我在把自己做的页面给非同行朋友看的时候,它们都会发出阵阵的惊叹:好神奇,好厉害!~
对,他们的描述,就是我的初心,当然,不是说被夸厉害是初心~本身也不厉害。而是能做出美的、略显神奇的、好用的东西。这不仅仅是上司或者产品经理给我们的要求,也不只是给用户一个交代,更应该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。做技术的人不追求更好看,更好用,代码写得更科学,那不如不做咯~至于很多人是因为这行薪水比较可观,那怕是会少很多乐趣吧。这些年,科技进步速度非常快,设计的风格和潮流也在不断变化,技术迭代也快,大家在疲于追赶中,也有给自己打镇静剂,在不少场合都会提到“勿忘初心”,“我们真正追求的是什么”,“问题的本质是什么”,“我们需要做好的关键是什么”…有这些,说明大家在思考,去过滤一些东西,不去宽泛而盲目的追求,这是好事。
虚心,则是需要一直保持一个对于所做的事情,所从事行业的敬畏之心,你要知道,它的存在或者发展的时间肯定比你从事它的时间要长很多,有无数的前辈们已经和正在为之铺路,也还有很多跟你一样或更优秀、更踏实的人在做出自己实实在在的贡献。然而你可能还没做什么,所以,不论是自己会了什么,在什么公司工作,被人冠以什么称号,拿多高薪水,这都不重要,都不要翘尾巴,对一些东西不以为然,比你厉害,比你低调,比你务实的人一直都存在,他们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。
总结
好了,写了这么多,有两个原因:
一个是我自己本身是这么来的,在跟很多朋友交流的时候,他们要么没想法,要么想法太多,不知道怎么选择,我自己来说找到方向的时间就挺晚的(当时已是一名高龄大四生~),但也算及时,所以想写这么一篇有点方法论性质的东西,提供一些参考。
另外,有很多刚入行,刚接触前端的朋友,跟我当年一样,想学吗?想!怎么学呢,不知道,乱撞。我要怎么做呢?我要看什么书呢?我看这个网站学习可以吗?谁有**的视频可以给我推荐一下?等等。是的,历史总在不断重演,如果你也有这些问题,我这里就已经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了,虽然看似有些虚,但它们是“渔”,而非“鱼”,相信我这么形容你就应该知道价值在哪儿了。
扯到这儿吧,需要交流感情的迷茫骚年(nv)可以单独找我,编程的问题就算了,哈哈。下次见
本文出处:div.io